为什么肾结石破碎后尿液有血

2025-02-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肾结石破碎后尿液中带血是由于排石过程中石块的锋利边缘或碎石冲击对泌尿系统的黏膜造成了损伤,从而引起出血。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正常现象。

1.肾结石破碎可能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激光碎石或手术治疗等方式,这些过程可能会对局部组织产生物理性刺激。尤其是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虽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但也可能导致微血管破裂。

2.碎石后的结石颗粒需要通过尿液排出,而这些颗粒常有尖锐的棱角。在经过输尿管、膀胱或尿道时,硬质的颗粒与脆弱的黏膜表面摩擦或刺伤,容易引发血尿。

3.排出的血液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镜下血尿,通过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尿液中的红细胞异常增多,但肉眼看不到明显变化;二是肉眼可见的血尿,此时尿液呈粉红色、红色或褐色,表示出血量较多。

4.血尿的程度因人而异,与结石的大小、形状以及个体尿路结构的差异密切相关。例如,较大的结石或有锯齿状边缘的石块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出血反应。

5.炎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若泌尿道因结石长期存在已发生感染或炎症,则局部组织更容易因机械刺激而出血。

大部分情况下,尿液中的血随着结石排净和受损黏膜的修复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如果出现持续性大量血尿或伴随剧烈疼痛,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