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机械性损伤
在放置和拔除尿管过程中,导管对尿道黏膜和输尿管开口可能产生机械摩擦。这种物理刺激会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导致局部疼痛。一般来说,这种疼痛是短暂的,通常在几小时到数天内缓解。
2.尿道或膀胱痉挛
导尿管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膀胱肌肉或尿道括约肌的压力调节改变,当导尿管拔除后,肌肉可能出现短暂的不协调收缩,引发疼痛。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排尿时的刺痛感。
3.局部炎症反应
尿管拔除后,尿道和膀胱可能因为导管的存在而发生黏膜炎症。炎症可以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扩张以及敏感度增加,从而引起疼痛。
4.继发性感染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留置尿管,都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如果拔管后出现明显的疼痛、尿急、尿频或血尿等症状,应警惕尿路感染的可能性。此类感染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进一步加重症状。
5.个体差异因素
不同个体对外来机械刺激的耐受程度不同。一些人可能对尿道局部的轻微损伤较为敏感,因此会感受到更显著的疼痛。
若拔除尿管后的疼痛持续时间过长,或伴有异常症状如高烧、血尿或尿液混浊,建议尽快就医进行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