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明确诊断和分类
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及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较常见发热、寒战和排尿困难;慢性前列腺炎则以反复盆腔疼痛为主,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2.药物治疗
(1)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性感染所致,应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或头孢类,疗程通常为4-6周。
(2)α受体阻滞剂:可用于缓解尿道阻力,减轻排尿不畅和相关的盆腔疼痛。
(3)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减少炎症和缓解疼痛,尤其适用于慢性盆腔疼痛。
(4)植物提取物:如锯叶棕榈提取物,有助于改善部分症状。
3.物理治疗
温水坐浴可以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盆腔疼痛。还可以尝试生物反馈疗法和电刺激疗法,促进肌肉放松。
4.生活方式干预
(1)避免久坐:长时间坐姿会加重盆腔充血,不利于疾病恢复。建议每小时站起来活动5-10分钟。
(2)规律性生活:既不能过度也不能禁欲,保持适度频率有助于前列腺健康。
(3)饮食控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这些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5.心理疏导
慢性前列腺炎与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必要时可咨询精神科医生,进行心理支持或药物辅助。
前列腺炎伴随的盆腔疼痛需要早期干预,避免长期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