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他汀类药物:
作用机制: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常用品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使用频率:通常每日一次,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2.贝特类药物:
作用机制: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同时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升高作用。
常用品种:非诺贝特、吉非贝齐。
使用频率:每日一次或两次,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3.胆酸螯合剂:
作用机制:通过与胆汁酸结合在肠道中形成不被吸收的复合物,促进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常用品种:考来烯胺、考来替泊。
使用频率:每日一次或多次,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使用药物需要注意的事项: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根据医嘱调整剂量。
可能存在副作用,如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
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是控制血脂的重要辅助措施。
合理选择药物并按时服用,并结合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有效控制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