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电解质失衡:体内钠、钾、钙或镁等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矿物质时,容易引发抽筋。
2.脱水:身体脱水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抽筋。长时间不喝水或在剧烈运动后未能补充足够的液体,都可能增加发生抽筋的风险。
3.血液循环不良:如果血液流动受阻,肌肉可能因缺氧和营养不足而抽筋。久坐、久站或者穿着过紧的服装可能会影响腿部的血液循环。
4.过度使用肌肉: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不常运动后突然进行大量锻炼,会导致肌肉疲劳,从而引发肌肉抽筋。
5.神经系统问题: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肌肉不规则地收缩,引起抽筋。
6.医学条件:一些医学条件如糖尿病、甲状腺异常或周围神经病变等,可能导致抽筋的频率增加。
7.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尤其是利尿剂和抗抑郁药,可能有增加抽筋风险的副作用。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水分和矿物质,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和适量运动,可以帮助减少抽筋发生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