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脱水:人体缺水时,电解质平衡被打破,尤其是钠和钾的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肌肉痉挛。据统计,适当补充水分可以降低此类痉挛发生的概率。
2.电解质失衡:钠、钾、钙和镁等矿物质在维持神经肌肉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当这些电解质不平衡时,容易导致肌肉抽筋。研究显示,适当补充这些电解质能够显著减少抽筋的发生。
3.过度使用或疲劳:剧烈运动或超负荷活动会使肌肉过度疲劳,从而增加痉挛的风险。有数据显示,持续高强度训练的人群中,大约30%报告过类似症状。
4.健康问题: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和肝病等也可能导致肌肉抽筋。这些慢性病会影响全身代谢和电解质平衡,从而引发肌肉问题。
5.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和他汀类药物,也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或直接影响肌肉功能,引发抽筋现象。
预防腹部肌肉抽筋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水合作用、适当补充电解质、避免过度训练并定期进行医疗检查来实现。如果症状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身体异常,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