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治疗:
溶栓治疗:在症状出现后3至4.5小时内,如果没有禁忌,可能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如阿司匹林通常在24至48小时内开始使用,有助于防止进一步的血栓形成。
控制高血压:适度控制高血压可以减轻脑干的压力,但过度降低血压可能会减少脑灌注。
2.支持性治疗:
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提供氧气支持或机械通气。
营养和水分补充:通过静脉输液来确保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摄入。
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褥疮。
3.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和协调能力。
职业疗法:促进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性。
言语疗法:改善言语、吞咽困难及其他相关障碍。
4.长期管理:
风险因素管理: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
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脑干中风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关键,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高康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