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病例的大多数。脂质在冠状动脉内膜沉积形成斑块,逐渐狭窄动脉腔,限制血液流通。
2.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短暂的剧烈收缩,即使没有明显的动脉硬化,也可能引发心肌缺血。这种情况多见于变异型心绞痛。
3.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发生急性血栓形成会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诱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4.严重贫血或低血压: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血压过低时,无法有效输送足够的氧气到心脏组织。
5.其他因素:如心率过快、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也可能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调,引起心肌缺血。
识别并管理这些风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十分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定期运动、不吸烟及控制体重,对降低心肌缺血风险有益。心肌缺血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疲劳等,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避免进一步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