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利尿剂: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降低血压,通常不直接损伤肝脏。在长期使用或高剂量时,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间接影响肝脏代谢。
2.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减缓心率和降低心搏输出量来控制血压,一般不会导致肝脏损害。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肝酶升高,需监测肝功能。
3.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这类药物通常对肝脏无明显毒性,但个别患者可能经历轻微肝功能异常。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经常用于降压治疗,它们的肝毒性极低。某些个体可能出现一过性肝酶升高。
5.其他因素:如同所有药物一般,个体差异、联合用药以及基础肝病等因素可能增加肝毒性的风险。
大多数降压药物对肝脏的安全性较高,但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联系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