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
定义: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病因:多与遗传、饮食、高盐摄入、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
症状:
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
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严重者可引起心脏、脑、肾损害。
诊断:
血压测量为主要诊断手段。成人正常血压应低于120/80mmHg,高于140/90mmHg常被诊断为高血压。
2.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的颈部神经、血管受压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病因:往往与长期低头工作、不良姿势、颈部外伤等有关。
症状:
颈部疼痛或僵硬。
活动受限、上肢麻木无力。
头晕、恶心、视物不清,可伴有心慌、胸闷。
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可观察到颈椎结构变化。
高血压和颈椎病在治疗和管理上有显著不同。高血压主要通过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颈椎病则可能需要物理治疗、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还需手术干预。根据具体症状和体检结果,明确区分这两者,以便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高血压和颈椎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