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发病初期(症状较严重时):
禁食:伴有明显恶心、呕吐或腹痛的患者,应暂时禁食6-12小时,让胃黏膜得到休息。可适量补充温水或淡盐水,以防止脱水。
液体食物:症状稍缓解后,可酌情饮用米汤、稀释果汁、淡茶等,这些食物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同时满足基本水分需求。
2.缓解期:
半流质饮食:症状进一步改善后,可逐步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如软米粥、细面条、蒸蛋羹或土豆泥。这类食物易于消化,能有效减轻胃部压力。
少量多餐:每日进食5-6次,每餐控制在少量,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引起胃部不适。
3.恢复期:
普通软食: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增加营养摄入,比如瘦肉末、鱼肉、豆腐等,但仍需避免辛辣、生冷、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碳酸饮料和酒精,这些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4.长期维护:
饮食规律: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加。
平衡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例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避免空腹食用酸性水果。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变质或不洁的食物,尽量减少外界对胃的再次刺激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