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导致大便带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内痔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呈鲜红色,覆盖在粪便表面,而外痔则可能伴随局部肿胀和疼痛。
2.肛裂:排便时用力过大可能导致肛门裂口,出现鲜红色的血液,伴随刺痛感。便后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3.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较为典型的炎症性肠病类型,可引起腹泻、大便不成形、里急后重和便血,甚至可能导致贫血。
4.消化系统肿瘤:结直肠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如频繁腹泻、大便带血或颜色异常。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
5.感染性肠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肠黏膜损伤,导致水样便或糊状便,部分情况下可能混有血液。
6.其他原因: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引发的肠道黏膜损伤、肠道息肉破裂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根据以上情况,建议尽快就医,通过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肠镜检查等手段进一步明确病因。饮食上可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高纤维饮食,同时避免久坐及不健康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