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
(1)摄入大量富含硫化物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卷心菜等,可能导致气味较大的肠气产生。
(2)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过程中产生氨气、硫化氢等臭味气体。
(3)难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豆类和十字花科蔬菜,在肠道发酵后容易生成气体。
2.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菌群的组成直接影响气体的产生。肠道中某些细菌过度增殖,会代谢出更多的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导致排气增多且伴有异味。
3.乳糖不耐受或食物不耐受
乳糖或其他某些食物不被完全吸收时,在肠道内发酵产气。如果同时存在胀气、腹泻等症状,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
4.便秘或慢性肠道疾病
便秘会导致食物残渣停留时间延长,腐败作用增强,产生更多恶臭气体。炎症性肠病或肠易激综合征也可能造成类似情况。
5.胃肠道感染
某些病原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导致胃肠道气体异常增多,气味也会更为浓烈。
6.其他可能原因
如摄入药物、酒精损伤肠道屏障功能,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相关的胃轻瘫)均可能影响肠气的产生与排出。
如果以上情况持续或伴随其他消化道症状,应尽快就医明确原因。避免进食易发酵食物、保持规律排便及调整饮食比例有助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