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康复阶段:
术后第1-2周: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和肿胀,同时避免并发症。建议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练习,每天数次,以防止关节僵硬。
术后第3-6周:开始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锻炼。使用静态或动态练习来强化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如坐姿腿部伸展。
术后第6周及以后:重点转向提高关节稳定性和耐力,可进行站立和平衡训练,以及低冲击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或游泳。
2.特定练习:
膝关节屈伸练习:可以通过坐位或卧位进行,帮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踝泵运动:通过脚踝的屈曲与伸展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
站立平衡练习:利用双腿支撑体重,逐渐过渡到单腿站立,增强稳定性和平衡感。
3.康复注意事项:
监测进展:记录每日疼痛水平和活动范围变化,必要时调整康复计划。
合理休息:避免过度负荷关节,适当休息以利于愈合。
营养支持:保持均衡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组织修复和骨骼健康。
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