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可高达50%-90%。这种细菌主要定植在人的胃黏膜中,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原因。
2.如果不进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多数情况下会持续存在。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中,仅有极少数情况可能出现自发清除,但大多数感染者会终生携带该细菌。
3.长期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其持续感染状态也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常需要通过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根除,该疗法包括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的组合使用。在诊断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