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性因素
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可能导致长期腹泻。例如,贾第鞭毛虫感染可能导致水样便持续几周。慢性细菌感染如结核或耶尔森菌感染也可能诱发长期腹泻。
2.慢性炎症性肠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通常伴有腹痛、血便、体重下降等表现,且病程较长,症状容易反复。
3.功能性肠道问题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障碍,会引起间歇性或持续的腹泻,但通常没有器质性病变。
4.食物不耐受或吸收不良
乳糖不耐受、麸质过敏(即乳糜泻)等均会导致慢性腹泻,常与特定食物摄入相关。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也可引起脂肪泻。
5.药物相关性腹泻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引起伪膜性结肠炎。某些降血糖药物或化疗药物也可能导致持续性的腹泻。
6.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甲亢、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疾病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长期腹泻。
7.恶性肿瘤
某些消化道肿瘤,如结肠癌或类癌综合征,也可能表现为慢性腹泻,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
当出现长时间腹泻时,应关注是否伴有脱水、贫血或体重减轻等情况,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肠镜、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