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上消化道出血:这是黑色大便最常见的原因,占比约为80%-90%。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等疾病均可能导致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受损,进而引发出血。
2.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刺激胃黏膜,增加其损伤风险,从而导致出血。
3.食管或胃静脉曲张破裂:在患有肝硬化的人群中较为常见,破裂出血时也会呈现黑色大便,并通常伴有上腹或胸骨后疼痛。
4.饮食及其他干扰因素:
食用含铁剂或铋剂,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使用的铋剂,也可能导致黑便,但这类黑便一般无特殊气味。
某些深色食物,如动物血制品、黑色巧克力,也可能造成短暂黑色大便,但与疾病无关。
5.其他病因:少数情况下,小肠或右半结肠的肿瘤、缺血性肠病等病变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同时伴有头晕、乏力、心悸或面色苍白等症状,可能提示失血性贫血,预示病情更为严重。
出现黑色大便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血常规及粪便隐血试验,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