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急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是常见原因,主要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例如,诺如病毒、沙门氏菌或弯曲杆菌都可能导致这些症状。此时腹泻常为水样便,伴随恶心、呕吐,发热通常在38℃左右。
2.食物中毒:如果近期食用了不洁或变质食品,可能出现胃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会导致快速发作,多在进食后数小时到一天内出现。
3.胃肠道溃疡或炎症:慢性胃病急性加重可能同时出现胃痛和乏力。若伴有血便或黑便,需要警惕胃肠道出血。
4.全身性感染:如登革热或伤寒等传染病早期可能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并伴有高热和乏力。新冠病毒感染在某些病例中也可能引起类似表现。
5.代谢紊乱或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者电解质失衡可能引发疲倦和胃部不适。
以上情况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如果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者伴有脱水(如尿量减少)、剧烈腹痛、高热不退,应尽快接受医疗评估。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