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在接近患者之前,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对患者和急救人员都是安全的。
2.意识检查: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以检测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则需要进一步评估。
3.呼吸和脉搏评估:
检查患者的呼吸是否通畅。可以进行“看、听、感”三步法:看胸廓有没有起伏,听口鼻处有无气息流动,感觉气流。
评估脉搏,如果没有呼吸或脉搏,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4.拨打急救电话: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提供详细的情况说明,包括地点、患者状况及所做措施。
5.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开始CPR。标准方法为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约为胸壁下陷5厘米。
6.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若有条件,尽快取来AED并按照其语音提示操作。这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是关键的干预手段。
7.侧卧位安置: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但仍未清醒,应将其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8.持续监测: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适时调整措施。
这种抢救过程需要快速行动和冷静判断。无论如何,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后,应立即向他们移交患者,并报告已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