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力波动
假性近视通常表现为视力在疲劳时下降明显,但在充分休息后可能部分恢复。这与真性近视的持续性视力下降不同,后者即使休息也难以改善。
2.调节功能检查
假性近视的核心问题是睫状肌过度紧张,导致晶状体屈光能力短暂增强。眼科医生会通过循环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的使用,放松睫状肌。如果在药物作用下,视力恢复到正常范围,通常可判定为假性近视。
3.年龄因素
假性近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在学业压力较大、用眼习惯不良的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和眼球结构稳定,假性近视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
4.眼轴长度测量
真性近视的主要特征是眼轴长度变长,这是不可逆的。而假性近视的眼轴长度一般保持正常范围,通过超声或光学仪器检测可以区分两者。
5.视功能检查
包括远近视力测试、验光和调节幅度评估等。假性近视患者往往在实时验光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假性屈光度误差,而动态调整会显示调节障碍。
6.症状特点
假性近视常伴随眼部疲劳、干涩、酸胀等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更为明显。相比之下,真性近视通常无这些主观不适,仅表现为远视模糊。
预防假性近视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每隔30-40分钟远眺数分钟,有助于缓解睫状肌的紧张。如怀疑是假性近视,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便确认具体情况并采取对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