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组织学特征:
肾血管瘤主要由异常增生的血管组织构成。这些血管通常较小且薄壁。
错构瘤,医学上常称为“肾脂肪瘤”,通常由三种类型的细胞组成: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细胞。其呈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
2.发生率和人群:
肾血管瘤相对罕见,多见于成年人,且在女性中稍多见。
错构瘤则更常见,特别是在某些遗传综合征如结节性硬化症中更为高发,男女患者比例相近。
3.临床表现和诊断:
肾血管瘤通常不引起明显症状,多数是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由于其血管成分,可能会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错构瘤同样多为无症状,但如果体积较大,可引起腰痛或腹部包块感。在超声和CT检查中易于识别,由于脂肪成分,CT上显示低密度特征。
4.治疗和预后:
小型且无症状的肾血管瘤一般无需治疗,仅需定期随访。若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可考虑手术切除。
错构瘤同样以监测为主,尤其是体积小且无症状时。若体积大或有出血风险,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
肾血管瘤与错构瘤虽同为良性肿瘤,但因其组织成分和临床表现不同,处理策略也有所区别。正确鉴别二者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