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器具和材料。有些药材对金属较为敏感,应尽量使用陶瓷或玻璃锅;药材应根据医嘱或处方,按剂量称量。
2.浸泡:熬药前需将药材浸泡。通常用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可视药材硬度而定。根、茎类多需较长时间,而叶、花类则可能相对较短。
3.加水比例:一般加入水的量是药材体积的2至3倍,使药材全部被水覆盖。初次煎煮时,水量可多一些,以防止熬干。
4.煎煮过程:中草药通常需煎煮两次,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第一次煎煮用中火煮沸后改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约30到40分钟;第二次加少许水,重复上述步骤,但时间可缩短至20到30分钟。
5.过滤与合并:煎煮结束后,过滤药液,去除药渣。将两次煎煮得到的药液混合均匀。
6.存储与服用:药液通常分次服用,宜在温热时饮用。若需保存,最好放置于冰箱内,且不宜超过48小时。
通过科学的方法熬制中草药,可以保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在熬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注意剂量和煎煮时间的控制,以便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