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血液检测:狂犬病病毒并不直接存在于血液中,因此常规血液检测不能用于早期检测。抗体的产生也需要一定时间,通常在曝光后数周才可能检测到。
2.疑似部位活检:在早期感染阶段,可以对疑似咬伤或接触的部位进行皮肤活检,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末梢中的狂犬病病毒抗原。
3.唾液和脑脊液检测:唾液和脑脊液样本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在症状出现前,此类检测的阳性率较低。
4.临床观察:虽然无法通过检测直接确诊,但仔细监测被动物咬伤者的症状发展,对于及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与其他疾病相似,不具特异性。
尽管检测技术存在,因其局限性和挑战,暴露后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使用仍是最有效的策略,应在暴露后立即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