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临床症状观察:狂犬病初期常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随后进入兴奋期,患者可能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典型症状。医生会根据这些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测:
血液检测:一般对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等进行检查,但这些指标并不能直接诊断狂犬病,仅用于辅助判断。
脑脊液检查:常规检查可能显示轻度淋巴细胞增多和蛋白质含量升高,也不是特异性诊断方法。
病毒检测:通过患者唾液、皮肤活检、脑脊液或尿液中检测狂犬病病毒RNA,这是确诊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3.影像学检查:狂犬病的影像学改变不具特异性,通常CT或MRI结果正常,但有助于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4.免疫荧光检测:在活体组织样本(如皮肤、角膜)中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标记,是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狂犬病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任何疑似病例都应尽早送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