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与机制: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通过分裂迅速繁殖。当有害细菌通过伤口、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后,可能会破坏组织或者释放毒素,引发感染。
2.常见症状:细菌感染的症状可以因部位和细菌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包括发烧、疲劳、局部红肿、疼痛、脓液分泌以及其他全身反应。具体如尿路感染中出现的尿急、尿频和排尿疼痛,喉咙感染中的咽喉疼痛和吞咽困难。
3.诊断方法:医生通常根据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并可能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认感染类型。这些检测包括血液培养、尿液分析、痰液检查等,可以帮助确定引起感染的细菌种类。
4.治疗方案: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它们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不同的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至关重要。使用抗生素时需要遵循医嘱,避免滥用以防止耐药性产生。
5.预防措施: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适当消毒环境及食物安全。一些疫苗也可有效预防特定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疫苗。
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如果怀疑出现感染,应尽早就医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