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是用于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通常是在被咬伤或抓伤的区域周围进行局部浸润注射,以中和病毒。剩余部分根据不同的指南可以肌肉注射,并不像狂犬病疫苗那样需要在特定部位注射。
2.狂犬病疫苗接种通常通过肌肉注射进行,常见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对于小儿患者,疫苗可能会注射在大腿前外侧部位。不建议在指甲处或其他不适当的部位进行疫苗注射,因为这可能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3.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明确规定了受伤部位的护理以及适当的疫苗接种步骤。关键是尽快进行局部伤口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并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狂犬病发病风险,任何偏离推荐方案的做法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