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慢性病的认定标准

2025-01-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高血压被认定为慢性病时,通常基于持续的血压升高,并需满足一定的诊断标准。高血压作为慢性病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压值的判定:根据国际常用的标准,收缩压(即高压)持续≥140mmHg和/或舒张压(即低压)持续≥90mmHg,可以初步定义为高血压。这一标准通常要求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以确保准确性。

2.持续时间:并非一次血压升高就能判定为高血压。通常,需要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不同日子两次以上的测量来确认血压持续升高。

3.监测方法:血压应在安静状态下测量,患者需要休息至少五分钟后进行测量。建议在多个场合进行测量,例如家庭、诊所等,以排除“白大衣”现象,即仅在医院环境中出现的血压升高。

4.风险评估:高血压的诊断不仅考虑血压数值,还会结合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情况和糖尿病等。通过综合评估风险,制定长期管理计划。

5.实验室检查:在确诊前,通常还需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和尿液分析,检测肾功能、电解质等,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评估相关器官损伤情况。

高血压的慢性病认定需要综合考虑血压值、连续测量结果及临床评估等因素。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长期监测和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