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梗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5-01-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心肌梗死(心梗)主要表现为长期的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其症状可能较急性心梗不明显,但同样需要认真对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介入手术以及生活方式调整。

1.症状:

胸痛:慢性心梗患者可能会感到间歇性的胸痛或胸部不适,这种疼痛通常会在运动时加重。

呼吸困难:随着心功能的减弱,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体力活动后。

疲劳:患者常常感到极度疲劳和虚弱,即使是轻微的活动也可能引发疲倦。

水肿: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处。

心悸:心律不齐或心跳加速也是常见症状之一。

晕厥:严重者可能经历晕厥或意识丧失,特别是在站立时。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以及他汀类药物来管理症状及减少心梗再次发生的风险。

介入治疗:若药物效果不佳,可考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改善心肌供血。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戒烟、限制饮酒、多摄入健康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定期锻炼并保持健康体重。

康复计划:心脏康复计划可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体力,并提供心理支持。

慢性心梗尽管症状可能较隐匿,但其对心脏的影响不可忽视,需积极管理以避免进一步恶化。定期就医检查心脏功能,遵循医嘱进行系统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