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药材准备: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并根据医嘱或配方量称取适量。一般来说,每次使用的中药量在50克到200克不等,具体需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调整。
2.加水浸泡:将中药材放入干净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以完全覆盖药材,通常为药材重量的8到10倍的水量。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1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3.加热煮沸:将浸泡好的药材连同浸泡液一起放在火上加热,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煮20到30分钟。目的是通过加热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到水中。
4.冷却过滤:煮好后,将药液静置至适宜温度,再用纱布或漏斗过滤掉药渣,只留下药液供外洗使用。控制药液温度在37℃到40℃之间,以避免烫伤皮肤。
5.反复使用:过滤后的药液可根据需要重复使用,一般建议每日1到2次,每次外洗15到30分钟。
中药外洗方的煎制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药液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同时,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症状,在使用前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