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发病率方面,大约有15%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以及5%的10岁儿童会发生夜间遗尿。
2.遗传因素,若父母一方有夜间遗尿史,其子女发生遗尿的概率为40%;若双方都有夜间遗尿史,那么这个概率会上升到70%。
3.尿道或膀胱功能异常,例如膀胱容量小、尿液生成过多等原因均可导致夜间遗尿。
4.睡眠问题,如深度睡眠导致难以被膀胱信号唤醒。
5.心理因素,精神压力、家庭变故等均会影响孩子的排尿控制能力。
6.激素分泌不足,有些儿童可能在夜间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从而增加了夜间排尿的次数和量。
处理方法:
1.适当限制晚间饮水,避免睡前大量喝水。
2.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尤其是睡前排空膀胱。
3.正确引导,不要责骂或惩罚,让儿童感受到支持和理解。
4.医疗干预,可以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如低剂量去氨加压素。
5.行为疗法,包括使用尿床警报器,通过声音或震动提醒儿童及时起床排尿。
7岁仍需穿尿不湿的情况虽然较为常见,但长期未能改善应尽早就医咨询,避免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