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胆石症:这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存在固体颗粒状物质,即胆结石。胆结石主要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色素结石两类。统计数据显示,大约10%至15%的成年人可能患有胆结石,但其中只有20%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
2.慢性胆囊炎:这是指胆囊壁长时间受到结石等因素的刺激,导致的持续性炎症反应。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等。这种状态经常在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加剧。
3.病因:胆石症与慢性胆囊炎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高脂肪饮食、肥胖、代谢综合征、遗传倾向和某些药物使用均可增加胆石症风险。胆汁成分的不平衡也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原因,如胆固醇过饱和、胆汁酸不足等。
4.诊断:超声检查是最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准确地发现胆囊内的结石以及胆囊壁的增厚。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核磁共振胆道成像也可用于进一步评估病情。
5.治疗:轻度无症状病例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单纯监测即可。但对于有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最常见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药物溶石和非手术干预如体外震波碎石等也是可选方案,但效果有限。
及时就医和采取预防措施对管理胆石症及其并发的慢性胆囊炎至关重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以及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