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症状表现:
急性痛风:通常以突发性的剧烈关节疼痛开始,最常见于夜间或清晨。受累关节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尤其是大脚趾基部。疼痛通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并持续数天至数周。
慢性痛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逐渐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在多个关节出现痛风石,即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持久的炎症和破坏。还可能伴有慢性疲劳和轻度的持续性疼痛。
2.治疗方法:
急性痛风:主要目标是迅速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冷敷和休息对减轻症状也有帮助。
慢性痛风:核心在于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以防止新发作和减少尿酸盐沉积。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呤醇)和尿酸排泄促进剂(如丙磺舒)。长期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如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和增加水分摄取,也是预防关键。
3.预后:
急性痛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频繁发作并逐步转化为慢性痛风。同时,反复的急性发作会加重关节损伤。
慢性痛风:由于尿酸盐的长期沉积,可以导致永久性的关节损害和全身性并发症,如肾结石和肾功能不全。长期管理非常重要,以控制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痛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综合管理,定期监测血清尿酸水平和遵循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