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癫痫发作时,脑部异常放电会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引发全身或局部抽搐。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和动作迟缓。
多发性硬化症: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肌肉无力、震颤和协调困难。
2.电解质失衡:
钙、镁、钠、钾水平的异常会对神经传导和肌肉功能造成影响,导致肌肉痉挛和抽搐。
钙缺乏症:低血钙症可能导致手足搐搦症,这是由于血钙浓度降低引起的肌肉反应过度。
3.药物副作用:
一些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肌肉震颤和不自主运动。
戒断综合症:某些药物如酒精、镇静剂或麻醉剂突然停用时,可能引发戒断反应,导致身体抽搐。
4.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态可能导致身体紧张,引发肌肉震颤。
睡眠障碍:长期的睡眠不足或失眠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肌肉抽搐和震颤。
5.其他原因:
营养不良: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如维生素B群,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抽搐。
感染:某些严重感染(如脑膜炎或败血症)也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导致抽搐。
不同原因引起的身体抖动抽搐需要针对性处理。若症状频繁或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