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身体缺水:当人体摄入的水分不足时,尿液中的废物和代谢产物浓度升高,从而导致尿液颜色变深。轻度脱水时,尿液呈现淡黄色;中度脱水时,尿液呈现深黄色;重度脱水时,尿液甚至可能呈现棕黄色。
2.肝脏疾病:肝脏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胆红素。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并排出体外,导致其进入血液循环,最终随尿液排出,使尿液呈现深黄色或茶色。这种情况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复合维生素B、抗生素、泻药等,可能会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这些药物中的成分被身体代谢后,会随尿液排出,并可能使尿液颜色加深。
4.饮食因素:摄入大量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等,也能使尿液颜色变为深黄色。这是因为体内过量的胡萝卜素未能完全被代谢吸收,通过尿液排出所致。
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尿液发黄的原因,如果存在明显的不适症状或颜色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注意饮食均衡,遵医嘱服药,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尿液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