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症状持续时间
肠炎:通常表现为急性的腹痛、腹泻和呕吐,症状可能持续几天到一周。肠炎的症状常常与感染性病原体或饮食习惯有关。
肠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长期的腹痛、便血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2.腹痛特点
肠炎:腹痛多为急性发作,常伴随腹泻和发热,疼痛部位多变,常位于肚脐周围或下腹部。
肠癌:腹痛较为隐匿,多为隐隐作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位置相对固定,常位于下腹部。
3.排便情况
肠炎:患者一般会出现频繁的水样便或粘液便,有时可能带有血丝。排便次数增多可导致脱水。
肠癌:大便形状改变,如变细,呈铅笔状,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便血常为暗红色或黑色,提示潜在出血。
4.全身症状
肠炎:由于感染引起,患者可能伴随发热、恶心、呕吐和全身乏力等症状。
肠癌:晚期患者常表现为显著的体重减轻、贫血、疲劳和食欲不振。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提示疾病已进入较晚阶段。
5.诊断手段
肠炎:通常通过粪便常规检查或培养检测病原体,以确认感染类型。血常规检查也可辅助诊断。
肠癌:需进行肠镜检查、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癌症分期。
6.预后与治疗
肠炎:大多数肠炎可通过补液、电解质平衡和抗感染药物得到有效治疗,预后良好。
肠癌: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预后取决于发现的早晚及癌症分期。
区分肠炎和肠癌的关键在于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伴随的特定体征。若出现长期腹痛、便血或体重减轻,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