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免疫组化的应用领域:
癌症:确实,免疫组化在癌症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标记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可以确定肿瘤类型和来源。
炎症性疾病:免疫组化也被用于诊断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过检测特异性炎症标志物来评估疾病活动。
感染性疾病:通过检测病原体相关抗原,可以帮助识别感染性疾病,例如病毒性肝炎。
神经系统疾病:在神经病理学中,免疫组化可以用于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通过检测特异性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2.具体操作和结果分析:
样本获取:通常从患者的组织活检样本中提取。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内窥镜检查、手术等方法。
抗体标记:使用针对目标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标记,这些抗体通常与荧光染料或酶结合。
显色和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判断是否存在目标抗原。
结果解释:结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进行解释,以避免误诊。
3.注意事项:
免疫组化只是诊断工具之一,其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抗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抗体至关重要。
某些情况下,免疫组化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进行免疫组化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也可能用于其它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