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靶向治疗介绍: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特定分子靶点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这些分子靶点通常是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存在的异常蛋白质或基因突变。靶向治疗相比传统化疗有较少的副作用和较高的治疗效果,因此成为许多癌症,包括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2.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15%-20%的患者具有EGFR基因突变。
ALK重排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5%。
ROS1基因重排的发生率约为1%-2%。
3.患者获益情况:
具有EGFR突变的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反应良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ALK重排阳性的患者对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治疗反应率高达60%以上。
ROS1阳性患者使用针对ROS1的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虽然基因检测对确定靶向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会从中受益。需要考虑具体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状态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在确诊肺癌后,由专业的肿瘤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疑似具备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基因检测能够提供关键的信息来决定是否进行靶向治疗,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肺癌患者都必须进行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