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止疼药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片类药物和乙酰氨基酚。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萘普生等。这类药物本身就有胃肠道副作用,如消化不良、胃溃疡和胃出血。酒精也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两者叠加会显著增加胃出血的风险。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这类药物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酒精也是中枢神经抑制剂。两者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昏迷甚至死亡。
乙酰氨基酚:常见于泰诺等感冒药中,与酒精一起使用会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2.酒精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代谢途径上的竞争。
酒精和许多止疼药在肝脏中通过相同的酶进行代谢,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强其毒性。
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改变肝脏的酶活性,影响药物的效力,使得药物效果不可预测。
3.临床研究和案例报告也支持上述观点。
多项研究显示,饮酒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出现胃肠道并发症的几率是未饮酒患者的数倍。
根据美国毒物控制中心的数据,每年都有因酒精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而导致的急性中毒病例。
服用止疼药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