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性震颤:
健康的年轻人在紧张、焦虑、疲劳或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手抖。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无需特殊治疗。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哮喘药物、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和咖啡因等,可能引起手抖。如果新的药物开始使用后出现手抖,应考虑与药物相关。
3.低血糖:
低血糖水平可以导致手抖。尤其是在空腹或剧烈运动后,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能量,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过强会增加代谢率,并引起手抖、心跳加快、体重减轻和出汗增多等症状。
5.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这种疾病尽管较少见于年轻人,但仍有可能发生。其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通常在安静状态下显现。
6.营养缺乏:
缺乏维生素B12、镁等矿物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问题,从而引发手抖。
7.遗传性震颤:
家族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会导致手部、头部和声音的抖动。通常在中青年时期发病,受影响者在完成精细动作时最为显著。
8.其他健康状况:
如多发性硬化症等慢性病也可能导致手抖。
如果手抖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进行医疗评估,以排除潜在的严重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