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准备工作:
手卫生:进行有效手卫生是任何医疗操作的首要步骤。
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包括无菌棉签、消毒液、止血带、针头、注射器和采血管等。
环境检查: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并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内容。
2.患者准备:
体位安置:让患者处于舒适的坐位或卧位,手臂伸展并放松。
心理安慰:简单告知即将进行的操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选择静脉:
静脉评估:常用的静脉包括肘窝中的贵要静脉、大隐静脉和头静脉,选择触感较好、位置固定的静脉。
止血带使用:在上臂约5-10厘米处绑上止血带,以增强静脉充盈,使静脉更明显。
4.消毒:
消毒范围: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环形消毒,覆盖范围至少直径5厘米。
晾干:等待消毒液自然晾干,不可用吹气或其他方式加速干燥。
5.穿刺操作:
固定静脉:用非主力手拇指轻压穿刺点下方,固定静脉避免移动。
进针角度:针尖朝上,沿静脉走向以15-30度角快速刺入皮肤,再略微调低角度进入静脉。
验证进针:观察回抽血液确认已进入静脉。
6.操作完成:
放松止血带:一旦确定进入静脉,即可松开止血带。
连接设备:根据操作目的,连接采血管或输液装置。
固定针头:用胶布固定针头,防止移动和脱出。
7.后续处理:
针头移除:操作完成后,小心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持续按压数分钟以防出血。
观察: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肿胀等异常现象,并及时处理。
清理善后: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工具和废弃物,继续手卫生。
严格遵循静脉穿刺的标准步骤和流程,不仅能提高操作成功率,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