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临床评估:
根据患者症状内容初步判断出血量。便血或呕血色泽可提示出血位置及量,如鲜红色多为大量出血,黑便则提示慢性少量出血。
血压和心率变化是重要指标。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心率超过100次/分钟,提示可能有较大出血。
体重下降和疲乏无力等慢性表现也需考虑在内。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可提示失血量。急性大量失血时,初期红细胞压积可能正常,但随着血液稀释后逐渐下降。
血液生化指标: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可能提示合并脏器损害。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功能障碍,需谨慎处理。
3.影像学检查:
内镜检查:胃镜和肠镜直接观察出血点,并可进行局部止血治疗。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胃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放射性核素扫描:通过放射性标记的红细胞寻找出血部位,适用于不明原因的隐匿性出血。
CT血管造影:快速定位出血源,并辅助介入治疗。
及时准确评估消化道出血量,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任何怀疑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应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