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药性差异:浮小麦在中医中被视为具有收涩、止汗的作用。未经过炒制的浮小麦更适合直接用于有明显多汗症状的患者,因其药性较为生冷,能快速发挥作用。炒制后的浮小麦药性温和,适合长期服用且不会刺激肠胃,更适合体质较为虚弱的患者使用。
2.功效变化:未经炒制的浮小麦主要用于急性或短期的症状控制,如夜间盗汗、手足心热等。而炒制过的浮小麦则在治疗慢性病症和调理身体方面效果显著,因为炒制过程会降低其寒凉性质,增强收敛止汗的功能。
3.应用场景:不炒的浮小麦常用于立即止汗和缓解急性症状;而炒制的浮小麦通常用于日常保健和长时间的体质改善,尤其是在预防和缓解慢性体虚、盗汗等问题时更受欢迎。
炒制与否影响浮小麦的药效强度及适应症状,不同体质和需求的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