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性关节炎

2024-12-3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的退化以及伴随的骨质增生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1.疾病机制: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关节软骨。当软骨磨损或退化时,关节中的骨头可能会相互摩擦,导致疼痛和运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骨赘,即骨刺形成,并进一步加重关节损伤。

2.发病率: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大约50%的65岁以上人群会受到此病影响,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3.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肥胖、关节损伤史、遗传因素及重复性关节使用等。超重增加关节负担,加速软骨磨损,而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个体更易患病。

4.常见症状:患者通常经验到关节疼痛和僵硬,尤其是在运动后或晨起时。还可出现关节肿胀、灵活性下降及活动时的咔哒声。

5.治疗方法:目前尚无根治骨性关节炎的方法,治疗目标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常用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体重管理以及严重情况下的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积极管理能够减缓疾病进程,减少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