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血肿形成:骨折后的最初几天内,损伤的血管会在骨折部位形成血肿。这一过程为愈合奠定基础,并有助于引发炎症反应。
2.纤维性骨痂形成(软骨痂):大约在骨折后的1至2周内,血液中的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开始增殖。这些细胞逐步替代血肿,形成纤维状和软骨性的组织,这个阶段被称为软骨痂。
3.硬骨痂形成:经过3至6周,软骨痂逐渐被更坚硬的骨组织取代。软骨细胞被骨样组织侵蚀,同时成骨细胞开始活跃,最终形成硬骨痂。
4.骨改建:在接下来的数月甚至数年中,硬骨痂不断进行重塑,使新生成的骨组织适应正常机械应力。这个过程使骨结构恢复到骨折前的状态。
骨痂是骨折自然愈合的重要标志。在整个骨愈合过程中,保证适当的营养、避免过度负荷以及遵循医嘱对于促进骨痂的形成和骨折愈合起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