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保守治疗:
物理治疗:通过牵引、热敷、红外线照射以及中医推拿等方式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日建议进行颈椎适度牵引20分钟,有助于减轻神经压迫。
运动康复:适量进行颈椎功能锻炼,如“米字操”,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帮助增强颈部肌群力量。
姿势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固定姿势,每隔30-40分钟活动颈部,防止症状加重。
2.药物治疗:
消炎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塞来昔布,可缓解因神经受压造成的疼痛及炎症反应。
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B12能够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神经功能恢复。
松弛药物:如乙哌立松,用于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介入及手术治疗:
严重病例可选择微创治疗,如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技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缓解症状。
当症状顽固且伴有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如肢体无力、行走困难)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或椎管减压术,解除神经根压迫。
4.生活调养:
避免寒冷潮湿环境,注意颈部保暖,以减少刺激。
睡眠时选用高度合适的枕头(一般建议8-10厘米),使颈椎保持自然曲线。
出现左半头发麻情况需引起重视。如果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好转,或者症状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更严重的神经压迫或其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