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梗死后要长期吃抑制血小板的药物吗

2024-12-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后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抑制血小板的药物,以降低再次发生中风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以下是具体原因和注意事项:

1.脑梗死是由于大脑中的动脉被堵塞,导致血液供应受阻而引发的缺血性中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助于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2.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环氧酶酶活性来减少血小板聚集。根据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将复发性中风的风险降低约25%。

3.另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氯吡格雷,它通过阻断二磷酸腺苷受体来干扰血小板聚集。有些患者可能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者需更强效的抗血小板作用,此时可使用氯吡格雷。

4.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包括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在决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权衡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益处和潜在的出血风险。

5.除了药物治疗,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以及戒烟等生活方式改变也十分重要。这些措施共同作用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该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