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甲状腺激素:
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T3和T4)。
垂体切除后,TSH水平显著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生成减少,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如疲劳、寒冷不耐受和体重增加。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的分泌。
垂体切除后,ACTH水平剧降,导致皮质醇减少,引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包括疲劳、低血压和电解质失衡。
3.生长激素:
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GH),影响身体生长和代谢。
垂体切除后,GH分泌停止,可能引起生长停滞(尤其在儿童)和代谢异常,例如肌肉减少和脂肪增多。
4.性激素:
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LH和FSH),调控性腺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的分泌。
垂体切除后,LH和FSH水平降低,导致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男性的性欲减退、精子生成减少,女性的月经紊乱或闭经,以及生殖能力下降。
5.催乳激素:
垂体前叶分泌催乳激素(PRL),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
切除垂体后,PRL分泌减少,会影响泌乳功能,但一般对成年男女影响较小。
切除垂体会引发多种内分泌改变,需要长期监测和替代激素治疗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