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发生机制: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入睡初期阶段,即从清醒状态过渡到浅睡眠阶段。大脑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错误信号,导致肌肉突然收缩。
2.频率与普遍性:大约70%的人在某个时候都会经历入睡抽动。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且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会多次经历。
3.触发因素:
睡眠不足:长时间缺乏足够睡眠可能增加入睡抽动的发生频率。
压力和焦虑:高压状态下,大脑活动水平较高,易导致神经系统不稳定。
过度疲劳:身体过度劳累时,肌肉和神经系统更容易失控。
高咖啡因摄入: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增加抽动的可能性。
4.生理解释:一种理论认为,这种抽动是原始人类遗留下来的反射机制。在树上睡觉的环境中,突然的肌肉收缩可能帮助防止跌倒。
虽然入睡抽动通常无害,如果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如严重的肌肉痉挛、持续的睡眠问题或日间功能受损,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干预。避免过度疲劳、减少咖啡因摄入以及管理压力,有助于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