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是形成正常粪便形状的重要成分。缺乏纤维会导致粪便变得干燥和容易断裂,形成较短的片段。建议成人每天摄入25至30克纤维,可通过增加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来实现。
2.水分摄取不足: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肠道的正常蠕动。如果平时饮水量不够,粪便可能变得干硬并呈现短小的块状。
3.慢性便秘:长期便秘可导致大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使粪便变得干结,易形成短节状。
4.肠道蠕动异常:如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会导致肠道蠕动紊乱,使得大便形态异常。
5.心理因素:压力或情绪问题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纤维和水分摄入,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如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应考虑就医以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