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细菌感染:超过80%的心内膜炎病例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这些细菌通过血液传播到心脏并附着在受损的心瓣膜或心内膜上,从而引发感染。
2.瓣膜的异常或损伤:先天性心脏缺陷、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等情况会增加心内膜炎发生的风险。这些情况下的瓣膜异常更易受到细菌感染。
3.免疫系统低下: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更容易发生心内膜炎。
4.静脉药物使用:使用非无菌技术注射药物,尤其是滥用静脉药物,会增加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心内膜炎。
5.口腔卫生差:口腔内的细菌可以通过牙龈进入血液,引起心内膜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心内膜炎至关重要。
心内膜炎的预防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口腔卫生,对存在心脏瓣膜疾病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抗生素预防,用药应遵循专业医师指导。